卢志文卓越校长的十三项修炼管理 http://www.changhecar.com/zqzyjg/5568.html快题学习的本质
是对纷繁复杂的设计知识体系
从不断认知到熟练运用的一种探索性过程
这个探索,你必须要找到一位教学专业的师者
为你答疑解惑
这个过程,你必须要找到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
与你结伴同行
你的快题,从零到一,从分走向+
除了你自己的努力拼搏外
是否也需要一项长期一对一评图的课程服务呢
风景园林快题评图(年7月-8月)网课学员快题作业部分节选
风景园林快题评图(年9月)网课学员快题作业部分节选
如果手绘不是问题,那快题中的透视图到底难在了哪里?
年度风景园林考研快题公开课直播-内容总结
年度风景园林考研快题公开课直播-内容总结
快题解析:北京林业大学年城市新区绿色开放空间规划,12米的地势落差,筑山理水如何平衡
快题解析:重庆大学年风景园林快题滨河公园设计,一河一丘两岸的大场地,建筑选址在哪里最合适
快题解析:苏州大学年城市雕塑公园设计,破碎空间的缝合
四川农业大学近几年的风景园林专业发展较为迅猛,其在第四轮国家专业学位评估中,风园专业位于第四个梯次B档,与重庆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四所大学,并列在一起,可见川农的水准,它与浙林,福农一起,是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最让人意外的三位后起之秀。
当我们进入复试阶段后,面临着作品集的制作,这其中,很多孩子们的选择是报个班学软件,把排版做漂亮一下,至于作品内容,大家基本上忽视了一大半,作品集放到复试导师们的手中,毫无亮点和新意。
如何打动导师,让他们根据你的作品集来提问?
这应该是值得我们每个孩子最应该思考的,无疑,从导师的个人学业到职业等各项信息中,能为我们提供丰富而有价值的参考线索。
姓名
陈其兵
性别
男
职称
教授、博导
职务
院长
民族
汉
*治面貌
中共*员
研究方向
1.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
2.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硕士:景观偏好与景观评价(科硕)、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专硕);
博士:国家公园规划、湿地生态修复、森林康养
承担课程
本科:园林专业《园林植物培育》;
研究生:《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
博士生:《川西林盘与西蜀园林研究》
社会兼职
国务院风景园林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林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林学会园林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教育经历及工作经历
.09-.07,四川农业大学,林学专业本科学习;
.09-.07,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专业博士学习;
.07-至今,四川农业大学
科研成果
一、代表性论文、专利、专著及教材
1、代表性论文
[1]Effectofplantactivityonmentalstressinyoungadults.HortScience,53(1):–.(通讯作者)
[2]DifferentiatingThamnocalamusMunrofromFargesiaFranchetemend.Yi(Bambusoideae,Poaceae):novelevidencefrommorphologicalandneural-networkanalyses.ScientificReports;DOI
/p>
10./s---9(通讯作者)
[3]EffectsofWalkinginBambooForestandCityEnvironmentsonBrainwaveActivityinYoungAdults.Evidence-BasedComplementaryandAlternativeMedicine;DOI:10.//(通讯作者)
[4]AnalysisontheDifferencesinDiseaseResistanceofArrowBamboofromthePerspectiveofGeneticDiversity.AgroFOODIndustryHiTech,28(1)(通讯作者)
[5]EDTA-facilitatedtoxictolerance,absorptionandtranslocationandphytoremediationofleadbydwarfbamboos.EcotoxicologyandEnvironmentalSafety,70.–(通讯作者)
[6]PsychophysiologicalEffectsofBambooPlantsonAdults.BiomedEnvironSci,30(11):-(通讯作者)
2、专利
[1]丛生竹的带蔸埋杆繁殖方法技术.国家发明专利,受理号:ZL.8
[2]一种丛生竹的扦插繁殖方法.国家发明专利,受理号:ZL615517.8
3、专著与教材
(1)观赏竹配置与造景(专著),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页,主编
(2)丛生竹集约培育模式技术(专著),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共页,参编
(3)西蜀园林(专著),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页,主编
(4)川西林盘景观资源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专著),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页,主编
(5)四川地震灾后新农村恢复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专著),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主编
(6)竹类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专著),科学出版社,,北京,主编
(7)观赏竹与景观(专著),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页,主编
二、在研项目
1.风景竹林保健功能及其生理心理响应的耦合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2.突破性竹类(花卉)育种材料与方法创新(-),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主持
3.新型纺织用、笋用竹“四川6号”培育配套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主持
三、规划设计类项目
1.基于LID的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引进研究与示范(-),四川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
参研
四、科研教学获奖及个人荣誉
1、科研获奖(含规划设计类获奖)
(1)四川丛生竹林定向培育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1)
(2)四个南方重要经济林树种良种选育和定向培育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2)
(3)四川主要丛生竹定向培育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推广,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1)
(4)雨雪冰冻灾害后四川主要经济竹林恢复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2)
(5)西南主要丛生竹定向培育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链示范,梁希林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1)
(6)四川主要景观竹林资源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4)
(7)四川森林康养观赏植物培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2)
(8)适于现代产业链的竹种质资源选育技术创新与示范,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2)
2、个人荣誉
(1)国务院*府津贴获得者
(2)四川省学术及技术带头人
(3)四川省林业科技推广先进个人
(4)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5)四川省林业拔尖人才
(6)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姓名
潘远智
性别
男
职称
教授、博导
职务
副院长、*委副书记
民族
汉族
*治面貌
中共*员
研究方向
1.园林植物培育与应用
2.人居生态环境
硕士:风景园林学(科硕)、风景园林(专硕);
博士:风景园林学
承担课程
本科:园林专业《花卉学》;风景园林专业《风景园林植物学》;
研究生:《高级园林植物学》、《园林植物工厂化生产》;
博士生:《现代园林植物培育》
社会兼职
中国林学会园林分会常务委员、四川省林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花卉协会常务理事、专家组副组长
教育经历及工作经历
.09—.07,四川农业大学,观赏园艺专业学习本科学习;
.07—.07,四川农业大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助教;
.08—.12,四川农业大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讲师;
.09—.07,四川农业大学,森林培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
.01—.10,四川农业大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09—.07,中国林科院,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
.11—.06,四川农业大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
.07—至今,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
科研成果
一、代表性论文、专利、专著及教材
1、代表性论文(近五年)
[1]Theinterplaybetweenreactiveoxygenandnitrogenspeciescontributesintheregulatorymechanismofthenitro-oxidativestressinducedbycadmiuminArabidopsis.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7–(通讯作者)
[2]ScreeningornamentalplantstoidentifypotentialCdhyperaccumulatorsforbioremediation.EcotoxicologyandEnvironmentalSafety.,:35–41(通讯作者)
[3]PhysiologicalandBiochemicalMechanismsPreventingCdToxicityintheNewHyperaccumulatorAbelmoschusmanihot.JournalofPlantGrowthRegulation,:1-10(通讯作者)
[3]桂花OfF3H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分子植物育种,,17(7):-2(通讯作者)
[4]β-氨基丁酸对NaHCO3胁迫下杜鹃光合特性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林业科学研究,,31(2):-(通讯作者)
[5]卫星搭载凤仙花SP10代光合生理及RAPD分子检测.分子植物育种,,16(5):-(通讯作者)
[6]蓝花楹内生拮抗细菌筛选及对茎腐病的防治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1(6):61-67(通讯作者)
[7]氮、磷、钾肥配施对‘红叶’南天竹叶片色素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6(3):59-68(通讯作者)
[8]不同遮荫度对‘红叶’南天竹叶色变化及矿质营养积累的影响.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5(04):-(通讯作者)
[9]氮、磷、钾肥配施对桂花品种‘金玉台阁’开花性状及叶片中叶绿素和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6(02):35-45(通讯作者)
[10]遮阴对四季桂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5(01):57-64(通讯作者)
[11]氯化钙种球浸泡和叶面喷施提高香水百合花期和品质的研究.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3(01):-(通讯作者)
[12]不同氮形态对龙葵镉积累、抗氧化系统和氮同化的影响.生态环境学报,,25(04):-(通讯作者)
[13]GA3和CEPA对香水百合开花期光合生理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及其花期响应研究,草业学报,,24(8):73~84(通讯作者)
[14]不同形态氮素对龙葵镉*害的缓解效应,农业环境科学学报,,34(6):~(通讯作者)
2、专利
[1]一种春剑栽培基质.国家发明专利,ZL5.2
[2]一种紫云菜无性繁殖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10803.9
[3]一种配比施肥促进红叶南天竹叶片呈色的优选方法.受理号:1.X
[4]一种用于高山杜鹃野外采样保存的保鲜管.实用新型专利,ZL21318.5
3、专著与教材
(1)一品红.中国林业出版社,.01,主编
(2)观赏竹配置与造景.中国林业出版社,.01,副主编
(3)观赏园艺学(“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11,参编
(4)花卉栽培新技术(中国“三农”书系列新农村实用技术丛书).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01,主编
(5)丛生竹集约培育模式技术.中国林业出版社,.12,参编
(6)花卉学(第三版)(“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06,参编
(7)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09,第一副主编
(8)园艺植物研究法(第二版)(“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08,参编
(9)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第四版)("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国林业出版社,.11,参编
(10)风景园林植物学("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国林业出版社,.02,主编
二、在研项目
1、超积累植物龙葵(SolanumNigrumL.)对镉吸收、转运及富集的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
2、功能型观赏植物百合种质资源发掘与配套技术开发(—),四川省“十三五”花卉育种攻关,主持
三、编写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
1.紫薇等10个观赏苗木培育技术规程及质量分级(DB51/T-~DB51/T-),主持
2.桂花观赏苗木培育技术规程及质量分级(LY/T-),主持
四、科研教学获奖及个人荣誉
1、科研获奖
(1)香水百合等四种重要商品花卉高效繁育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梁希林业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1)
(2)林用无公害生物制剂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8)
(3)汉源县公园建设项目,四川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排名5)
(4)彩色马蹄莲等四种重要商品花卉培育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研究,四川省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排名1)
(5)一品红等几种名贵花卉的快繁及栽培技术研究,四川省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排名1)
2、教学成果奖
(1)四川省第八届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主研
(2)四川农业大学第八届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
(3)四川农业大学第七届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
(4)四川农业大学第五届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
(5)四川省第四届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年获,主持
3、个人荣誉
(1)四川农业大学“—学年度研究生就业工作先进导师”,年
(2)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年
(3)“园冶杯”风景园林大学生国际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年
(4)“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年
姓名
李西
性别
女
职称
教授、博导
职务
副院长
民族
汉
*治面貌
中共*员
研究方向
1.植物景观与生态修复
2.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硕士:风景园林学(科硕)、风景园林(专硕);
博士:风景园林学
承担课程
本科:风景园林专业《风景园林国际设计竞赛教程》;
研究生:《城市双修与景观思维》;
博士生:《风景园林研究进展》
社会兼职
中国林学会森林公园与森林旅游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林学会园林分会常务委员;四川省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专家;四川省林学会森林康养专家委员会专家
教育经历及工作经历
.09-.07,四川农业大学,城市园林设计与花卉专业学习;
.07-.08,广州大汉园景成都分公司担任助理景观设计师;
.09-.07,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
.09-.07,四川农业大学,森林培育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
.07-.12,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系,讲师;
.01-.10,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副教授;
.09-.09,美国密苏里大学访问学者;
.11-至今,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教授
科研成果
一、代表性论文、专利、专著及教材
1、代表性论文
[1]Exogenousmelatoninimprovesleadtoleranceofbermudagrassthroughmodulationoftheantioxidantdefensesystem.InternationalJournalofPhytoremediation.,20(14)
–.(通讯作者)
[2]Physiologicalanalysesindicatesuperoxidedismutase,catalase,andphytochelatinsplayimportantrolesinPbtoleranceinEremochloaophiuroides.InternationalJournalofPhytoremediation,,18(3):-.(第一作者)
[3]Toleranceperformanceofthecool-seasonturfgrassspeciesFestucaovina,Loliumperenne,Agrostistenuis,andPoatrivialistosulfurdioxidestress.JournalofPlantInteractions,,10(1):75-86.(第一作者)
[4]铅胁迫下金发草和狗牙根耐受性的对比.草业科学,,35(11):2-.(通讯作者)
[5]曼地亚红豆杉对甲醛胁迫的生理响应.西北植物学报,,(09):-.(通讯作者)
[6]SO2胁迫对金色叶植物叶片叶绿素合成代谢的影响.生态学杂志,,(09):-.(通讯作者)
[7]铅胁迫对三种暖季型草坪草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草业学报,,(04):-.(第一作者)
[8]四种冷季型草坪草对二氧化硫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草业学报,,(04):-.(通讯作者)
[9]南方红豆杉对二氧化硫胁迫的生理响应.生态学杂志,,33(07):-(通讯作者)
[10]三种暖季型草坪草对二氧化硫抗性的比较.生态学报,,34(05):-.(通讯作者)
2、专利
[1]一种玉簪组培苗轻基质可降解无纺布瓶外生根育苗法.国家发明专利,ZL57387.4
[2]一种独蒜兰花期调控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04760.9
[3]一种提高观赏花木野鸦椿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83.0
[4]一种山梅花播种育苗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9295.6
[5]一种新型多功能园区地灯.实用新型专利,ZL25.8
[6]一种智能园区地灯.实用新型专利,ZL22107.6
二、在研项目
1.两种不同污染生态型假俭草对重金属铅吸收、转运及耐性差异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
2.四川省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小区规划设计及管理对策研究(-),环境保护部-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支撑项目,子课题主持
三、规划设计类项目
1.蜀南竹海中华大熊猫苑规划设计,主持
2.成都交子公园生物圈构建设计,主持
3.泸州老窖洄龙酒庄景观设计,主持
4.木格措景区景观提升项目,主持
5.泸州市中心城区绿道系统规划,主持
四、科研教学获奖及个人荣誉
1、科研获奖
(1)四川森林康养观赏植物培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1)
(2)立体绿化全生命周期技术集成体系的研究与应用,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4)
2、教学成果奖
(1)四川农业大学第八届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第八届高等教育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3、个人荣誉
(1)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ASLA)学生组分析与规划类荣誉奖指导教师
(2)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姓名
高素萍
性别
女
职称
教授、博导
职务
风景园林学院园林研究所副所长
民族
汉族
*治面貌
民革*员
研究方向
1.园林植物培育与应用
硕士:园林植物新材料创制与培育技术
博士:园林植物抗性改良与花色育种
承担课程
本科:《园林生态学》;
研究生:《高级园林生态学》、《园林生态学原理与技术》;
博士生:《园林生态学前沿》
社会兼职
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教育经历及工作经历
.09-.07,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林学专业本科学习;
.07-.07,云南林业科学院,助理工程师;
.08-.09,*农业大学,讲师;
.09-.09,*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森林培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
.09-.06,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生态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
.07-至今,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研究所/学院,副所长/教授
人才培养:先后培养授位博士研究生5人,授位硕士研究生人。
科研成果
一、代表性论文、专利、专著及教材
1、代表性论文
发表学术研究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0余篇,主要代表论文如下:
[1]UntargetedmetabolomicprofilingrevealsthatdifferentresponsestoselfandcrosspollinationineachflowermorphoftheheteromorphicplantPlumbagoauriculata,PlantPhysiologyandBiochemistry,()-
[2]SucrosesignalingfunctionontheformationandswellingofbulbletsofLiliumsargentiaeE.H.Wilson.PlantCell,TissueandOrganCulture(PCTOC),,(1):–.
[3]AnasepticrapidpropagationsystemforobtainingplumbaginofCeratostigmawillmottianumStapf.PLANTCELLTISSUEANDORGANCULTURE,,(2):-.
[4]GlobalWarming:CanExistingReservesReallyPreserveCurrentLevelsofBiologicalDiversity?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48(3):-.
[5]PolyploidizationofPlumbagoauriculataLam.invitroanditscharacterizationincludingcoldtolerance,PlantCell,TissueandOrganCulture(PCTOC),
[6]TranscriptomeprofilingofPlumbagoauriculataLam.inresponsetocoldstress,ActaPhysiologiaePlantarum()42:94
[7]蓝花丹开花生物学观测及花粉储存研究.植物科学学报,,35(6):-.
[8]蓝花丹花芽分化外部形态与解剖结构的关系.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2(6):-.
2、专利
获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及外观专利14项,其中代表专利如下:
[1]一种丛生竹的扦插繁殖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67.8.
[2]一种丛生竹的扦插繁殖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62629.5.
[3]丛生竹的带蔸埋秆繁殖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8.
[4]一种岷江蓝雪花高效无菌快繁体系建立的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11961.0
[5]一种蓝花丹高效扦插快繁的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10.5
3、品种
[1]硬头黄竹5号,年省认定新品种,省部级;
[2]绵竹7号,年省认定新品种,省部级;
[3]红丹兰1号,川R-SC-PS--,.1.1省部级;
[4]丹景红2号,川R-SC-PS--,.1.1省部级;
[5]绵竹5号,年获国家级新品种认定;
[6]四川6号,国R-SC-BE--,国家林业局品种审定委员会-04-30;
[7]慈竹7号,川R-SC-NA--省部级,.04.21。
4、专著与教材
(1)观赏竹配置与造景(专著),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共页,副主编
(2)园林植物培育学(专著),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共页,副主编
(3)丛生竹集约培育模式技术(专著),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共页,副主编
(4)西蜀园林(专著),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共页,副主编
(5)四川地震灾后新农村恢复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专著),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共页,副主编
(6)竹类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北京,共页,排名第2
二、在研项目
1.功能型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发掘与配套技术研发(-),四川省育种公关项目“十三五”,主持
2.园林新秀蓝花丹无菌快繁体系建立及工厂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主持
3.竹林立体复合高质化经营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主持
三、科研教学获奖及个人荣誉
曾主持、参加国家重点研发、国家科技支撑,国家成果转化,四川省科技支撑、攻关和重点等项目18余项,2次获林业部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2次获(年,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要获奖如下:
1、科研获奖(含规划设计类获奖)
(1)四川竹林定向培育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7)
(2)四川主要丛生竹定向培育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推广,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3)
(3)四川主要丛生竹定向培育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花示范推广,林业部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2)
(4)峨眉山市峨秀湖环湖园林景观设计工程,年度工程勘察设计“四优”一等奖,(排名3
(5)雨雪冰冻灾害后四川主要经济竹林恢复重建关键技术与示范,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1)
(6)绵竹市地震灾后新农村建设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7)
(7)绵竹市地震灾后新农村建设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四川省部级科技奖或哲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排名8)
(9)峨眉山市峨秀湖环湖园林景观设计工程,四川省部级科技奖或哲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排名2)
(10)西南主要丛生竹定向培育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链示范,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3);
2.指导学生竞赛获奖
(1)获“园冶”杯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多次;艾景奖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赛金奖1次;
(2)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挑战杯省金奖1次(年)。
3、教学成果奖
(1)四川农业大学第八届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年
(2)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年
4、个人荣誉
(1)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年
(2)园冶杯,大学生国际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年
(3)第六届艾景奖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赛,最佳指导教师奖,年
(4)首届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先进工作者,年
姓名
马均
性别
女
职称
教授、博导
职务
园林植物培育与应用研究室主任
民族
汉
*治面貌
中共*员
研究方向
1.园林植物培育与应用
2.园林植物生物技术
硕士:风景园林学(科硕)、风景园林(专硕);
博士:风景园林学
承担课程
本科:所有专业,《压花艺术》;
研究生:《风景园林植物研究法》;
博士生:《风景园林研究进展》
社会兼职
中国园艺学会压花分会理事
教育经历及工作经历
.09-.07,中南林学院,经济林专业本科学习;
.07-.12,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林学系,助教;
.09-.6,四川农业大学,森林培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
.01-.12,四川农业大学,林学系,讲师;
.09-.6,华南农业大学,观赏园艺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
.01-.12,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园林系,副教授;
.10-.10,以色列农业研究组织,博士后研究;
.01-至今,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园林研究所,教授
科研成果
一、代表性论文、专利、专著及教材
1、代表性论文
[1]High-throughputsequencinganalysisrevealedtheregulationpatternsofsmallRNAsonthedevelopmento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