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莲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秋冬季园林植物养管那些事儿 [复制链接]

1#

秋冬季节,昼夜温差大,多种林木、昆虫进入休眠期,室内花卉也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如何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采取有效的养护管理措施,促使林木的健康成长和整形,保证室内花卉的安全越冬,是当前应当考虑的问题。

秋冬季园林植物养管那些事儿

林木抚育管护技术要点

秋冬季,树木进入周期性休眠季节。落叶树木树叶凋落,根部营养供应减少,外部生长基本停止;常绿树木树叶颜色加深,也进入生长缓慢阶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秋冬季林木抚育管护工作。

1、病虫害防治

秋冬来临,大多数昆虫进入休眠阶段,危害活动减慢,是预防森林病虫害的关键时期。

(1)增强树木本身的抵抗力。树木的抵抗力,取决于树木的健康状况,可通过合理修枝、及时剪除病虫枝叶等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加强树木的水肥管理来实现。在有条件的地段进行林农复合经营,以耕代抚。

(2)改善树木生长的环境条件。在休眠季节,大多数昆虫的卵寄存在枯枝落叶和林下杂灌、杂草中。当年病虫害发生严重的地块,全部收集、烧毁这些枯枝落叶、杂灌、杂草,可消灭虫卵。

(3)涂白清除病虫害。在秋冬季,昆虫多为吐茧过冬,单纯的化学防治往往取不了好的防治效果。这时要结合昆虫多处于幼龄休眠阶段、活动范围小的特点来防治。最简易有效的方法是用波尔多液进行树干涂白,它可以减少天牛等害虫产卵机会,避免病菌侵入,并能减轻树木因冻害或日灼而发生的损伤,遮盖伤口等。波尔多液的配置方法是:硫酸铜克、生石灰10公斤、水30-40公斤,先用少量开水将硫酸铜充分溶解,再加总水量2/3水加以稀释,后将生石灰加另1/3水慢慢熟化调成浓石灰乳,等两液充分溶解且温度相同后将硫酸酮液倒入浓石灰乳中,并不断搅拌均匀即成涂白剂。涂白时间为11月下旬到12月下旬,杨树成片林、行道树涂白高度不低于1米,其他树木视枝下高而定,但要整齐、统一,注满树皮裂缝。

2、杨树修枝

修枝是改善林分光照条件、提高杨树木材材质的重要经营措施。

(1)时间。杨树修枝在晚秋或冬季进行(杨树在4月底、5月初修枝,不流液,伤口愈合更快)。2-3年幼树不进行较大强度的修枝,使幼树尽力发展树冠。

(2)修枝高度。对于培育胶合板材的杨树,当最下部侧枝着生部位的树干直径达到6厘米时,将这一轮侧枝修去。中幼龄林树干6米处以下的侧枝都要修去,目标是成熟林的枝下高达8米。枝下高已达8米或树龄较大时,不再修枝。

(3)修枝要求。修枝必须使用锋利的修枝工具,平贴着树干下剪或下锯,不能留茬。遇较粗的侧枝须用修枝锯时,应先在侧枝下方锯一浅口,然后再由上方下锯,以免侧枝断裂时撕裂其下侧的树皮。在修剪时应注意不可伤及树干与侧枝周围树皮,以防感染。

3、松土除草清杂

人工林的松土除草,可以提高土壤通气性,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和土壤有机物分解,改善树木根系的呼吸作用,减少土壤的水份、养分消耗,灭杀土壤中虫蛹、卵以减少病虫危害。

(1)时间。翻耕松土在土壤封冻前进行,中龄林、成熟林的松土除草每年1-2次。生态林的林下,冬季不需翻耕,在落叶树全部落叶后安排清除落叶、修剪杂草,降低防火等级。

(2)要求。翻耕松土注意与树干保持适当距离,不要伤及树根;深度大于20厘米。清杂应清理全部落叶,注意控制杂草的高度,同时,做好排水沟,留好防火通道。杨树丰产林的林下枯枝落叶、杂灌、杂草,进行翻耕埋压,当年病虫害发生严重的地块对其烧毁。

(3)草害控制。林下除草主要是在林间密闭度相对小的前几年,如果不进行林农间作,且林内有一定的光照,杂草长势较旺,要及时清除。修剪防护林、四旁树下的杂草,控制高度,同时清扫枯枝落叶以防止火灾。

4、施基肥

施肥的目的在于满足林木生长对养分的大量需求,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树木生长量。特别是杨树林地大部分比较贫瘠,土壤有机质和N、P养分贫乏,保蓄水肥的能力差。

(1)施肥种类。冬季提倡以厩肥、堆肥、畜禽粪等有机肥作为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2)施肥时间。施基肥最佳时间为9月下旬-11月上旬,最迟在土壤冰冻前;如果来不及,也要在第二年春季土壤解冻后及早施入。施基肥最好结合翻耕进行,也可进行穴施。

(3)施肥位置与施肥量。杨树根系发达,主根明显,侧根粗壮,大部分都集中于表土层,属水平根型,因此施肥点要放在须根相对集中的地方,逐年远离树干,原则上要在树冠外围垂直线以外。新造林应距树干1米远不同方向开四个穴,每穴施入基肥1吨以上。幼龄林间作农作物,要结合增施有机肥料,例如间作油菜每亩应施有机肥2吨以上。以后逐年施肥相应远离树干,到达冠幅边缘,挖穴方向不断变换,施肥量相应增加。

(4)绿肥。绿肥是基肥的重要种类,对富集与活化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林木生长有明显作用。紫云英、苕子、豌豆、豇豆等豆科作物,其根部有根瘤,有固定空气中氮素的作用,可作绿肥种植。

室内花卉管护要点

由于秋冬季节昼夜温差较大,室内空气干燥,光线不足,经常导致室内花卉生长缓慢,尤其是对观叶植物正常生长影响严重。为了减轻此不良影响,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秋冬季花卉管理方法。

1.保持温度:大部分植物需高温护养,因此室内昼夜温度应保持15~25℃为宜。当夜温低于10℃时植株生长不良。长时间的低温(10℃以下),易造成植物叶片发黄、落叶,甚至整株死亡。

2。控制浇水:由于室内环境不够开阔,花盆及花卉表面的水分蒸腾量相对降低,如果盆土长期过湿,根部积水,土中缺氧,将会致使部分须根腐烂,阻碍根部正常呼吸及吸收养分。这时应控制浇水,停止施肥,并经常松土,保持花盆内土壤通气良好。

3适量施肥:秋季大多数花卉由旺盛生长转入缓慢生长,花卉入室后,由于气温上升,会使它们进入生长迅速的阶段。但此时花卉对肥料的吸收量远远不如盛夏季节,所以要减少或停止追肥,以防止植株黄叶。

4.调整光照:一些性喜强光的花卉,例如一品红、扶桑等在入室后要是放到了荫蔽之处,由于光照不足,植株多会出现黄叶。相反,将性喜荫蔽的文竹、龟背竹放置在光照太强处也会造成叶片失绿泛黄。所以入室花卉摆放位置应合理。

5.通风换气:乙烯会导致花卉衰老。在通风不好的环境里,空气中乙烯的含量会逐渐增加,这时,很多对乙烯比较敏感的花卉易黄叶。所以保持通风良好也是防止室内花卉黄叶的有效措施。

6.增加湿度:冬季室内养花空气过分干燥时,一些喜湿润环境的花卉、如兰花、龟背竹、白兰、茉莉、含笑等,往往会现叶尖干枯发黄,或叶缘枯焦,或叶片上发生焦斑、边缘卷曲等现象。冬季室内生煤火炉取暖的地区发病较重。这时应经常使用与室湿相近的湿水喷洗枝叶,以增加空气湿度。对于一些名贵花卉,最好用塑料薄膜罩上,并在罩内放上一小盆清水。

秋冬季水培花卉管理要点

花卉在水培条件下安全越冬所需要的温度条件与土壤栽培(人造介质栽培)所需要的温度是一致的。

家庭水培花卉,采用的观叶、观花植物,原产地大多在拉美雨林,或热带高温、高湿、荫蔽的沟谷地带,属不耐寒性花卉,生长适宜温度一般为18℃至25℃,水培莳养只是改变了栽培方式,并没有改变它的生长习性。

当气温降至10℃以下时,有些花卉生长停滞,叶色失去光泽;低于5℃时,大多数观叶植物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叶边焦枯、老叶发黄,萎蔫脱落,甚至死亡,如绿萝、黄金葛、银边草、黛粉等。了解自己所处环境温度的变化,选择适宜水培的花卉品种,对初学者来说是关键。

在没有调节环境温度的设施及能力时,不妨选择对温度适应范围较宽的花卉,如龟背竹、合果芋、马蹄莲、常春藤、雷神、虎眼万年青、络石、花叶蔓长春、君子兰等花卉水培莳养。另外,可用废弃的泡沫塑料板,按照水培器皿外形尺寸的大小切割后,拼接黏合,将器皿包裹起来。室温低于10℃时,在水培花卉上覆盖旧报纸、塑料薄膜,或将水温提高到18℃或25℃都有很好的效果。若家有一缸热带鱼,可在鱼缸顶部设置一块搁板将水培花卉摆放其上可以安全越冬。

冬季室温低于10℃时,大多数水培花卉为适应恶劣的气候条件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此时应停止施用花卉水培营养液,只用自来水莳养,并按时换水(换水时适当掺入一些温水,使水温保持在18~25℃左右),清洗植株的根系,保持器皿清洁。

一般10至15天更换一次新水,若水质清纯洁净,植株长势健壮,没有烂根,15至20天乃至30天更换一次也不会影响其生长。对那些仍处于缓慢生长的水培花卉,如君子兰、马蹄莲等,可10至15天施用一次营养液,以促使其健康生长。

本文章素材来源于园林与植保

由陕西省风景园林协会整合整理,内容仅供交流学习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朦胧地看,心透;透非透、知未知,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

“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

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

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

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

大道至简,人生易简。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过岁月、走过生活,心里有许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当下放下,当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我们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天地之道,简易而已。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

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

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尽显心静之境界;心静自然从容洒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现心静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静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热闹而是清欢。保持一颗童心,不开心的时候,心无遮拦地向朋友倾诉烦恼,开心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也许所有的忧愁会在倾诉中流走,所有的紧张会在大笑中释放。像孩子一样,简单生活,快乐生活,保持心灵原生态,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

写完这篇文章,到现在差不多有两年了。我对于探访民间巫术的兴趣至今未减,探访的结果之一是我还想就此说一些话。可以说,这是一些多余的话。

巫术之与民间信仰有着无法界定和厘清的关系。我在这里没有用“宗教信仰”这样的短语,因为这样的信仰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渴求、祈诉,目的是趋利避害、求取现实生活的平安和富足,究其来源,乃是对现实中可以预见的风险的规避,对未来不可预见的风险及可预见的利好的预防和诉求。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来探究巫术,我认为生活中的巫术是一个极其宽泛的概念,除了一般的“巫术”定义之外,似乎至少还可以理解为“对于人、事、物及其与生活的关系的一种特殊认识和理解及因此而形成的观念、意识、心理和言行表现”。还是举例来说明吧:

民间对于建房中举凡与大门有关的事情甚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